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如何依据源水水质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投加系统炭种

如何依据源水水质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投加系统炭种
更新时间:2025-03-25      阅读:148
   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投加系统炭种需综合考虑源水水质、处理目标和经济性。高有机物、色度或异味水质宜选用高吸附性能的椰壳或木质活性炭;重金属污染需采用改性活性炭;短期应急处理可选用PAC,长期稳定运行则推荐GAC。同时,合理的活性炭投加系统设计能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率,确保水质达标。
 
  1.源水水质分析
 
  活性炭的选择首先取决于源水的水质特性,主要考虑以下因素:
 
  (1)有机物含量
 
  -高有机物含量(如COD>5mg/L):需选用高比表面积(>1000m²/g)的活性炭,如椰壳活性炭或木质活性炭,以增强吸附能力。
 
  -低有机物含量:可选用煤质活性炭,成本较低,但吸附能力适中。
 

 

  (2)色度与异味
 
  -若源水色度高(如腐殖酸、富里酸含量高),需选择微孔发达的活性炭,以吸附大分子有机物。
 
  -若有硫化物、酚类等异味物质,应选择表面化学改性活性炭(如氧化处理活性炭),以提高对极性化合物的吸附能力。
 
  (3)重金属及消毒副产物
 
  -若源水中含有铅、汞、镉等重金属,可选用负载硫或氮的活性炭,增强化学吸附作用。
 
  -针对三卤甲烷(THMs)等消毒副产物,需选择中孔发达的活性炭,以提高对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吸附效率。
 
  (4)pH值与浊度
 
  -酸性水质(pH<6)可能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,需选择耐酸型活性炭或进行pH调节。
 
  -高浊度水(>10NTU)需结合混凝沉淀预处理,避免活性炭表面被悬浮物堵塞。
 
  ---
 
  2.活性炭种类选择
 
  活性炭主要分为粉末活性炭(PAC)和颗粒活性炭(GAC),选择时需结合处理工艺和水质需求:
 
  (1)粉末活性炭(PAC)
 
  -适用场景:突发污染应急处理、季节性水质波动、短期吸附需求。
 
  -优点:投加灵活、见效快、成本较低。
 
  -缺点:难以回收,需配合沉淀或过滤工艺。
 
  (2)颗粒活性炭(GAC)
 
  -适用场景:长期稳定运行、连续处理需求(如深度处理工艺)。
 
  -优点:可再生、使用寿命长、过滤吸附双重作用。
 
  -缺点:初期投资高,需定期反冲洗或更换。
 
  此外,活性炭的原料(椰壳、煤质、木质)也会影响其吸附性能:
 
  -椰壳活性炭:微孔发达,适合小分子有机物吸附。
 
  -煤质活性炭:中孔较多,适合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。
 
  -木质活性炭:介于两者之间,适用于一般水质净化。
 
  ---
 
  3.投加系统设计要点
 
  选择活性炭后,需合理设计投加系统,确保高效运行:
 
  (1)投加点选择
 
  -预处理阶段:适用于高浊度或高有机物水质,可结合混凝沉淀。
 
  -主处理阶段:适用于深度处理,如过滤前投加PAC或GAC滤池。
 
  -应急处理:可在取水口或快速混合池投加PAC。
 
  (2)投加量优化
 
  -通过烧杯试验或中试确定最佳投加量,避免过量增加成本或不足影响效果。
 
  -动态调整投加量,如季节性水质变化时增加PAC用量。
 
  (3)再生与维护
 
  -GAC系统需定期反冲洗,防止堵塞;饱和后可热再生或化学再生。
 
  -PAC系统需配套污泥处理设施,避免二次污染。
 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